我妹养了一只金毛。
从此她的那些闺蜜、同学经常来家里逗狗。
我比他们大了差不多快10岁,基本算半个代沟。
他们这帮人,正好赶上了网购的时代,所以很少去超市,买菜买水果通通都在手机上买,逛街也只是去小吃店或夜宵摊。
我们家条件一般,所以我妹结交的这些好友大致上也差不多,没有什么超级富二代或者官二代。
从他们网购软件的选择上,我发现一条规律。
一开始,在大学时期或者毕业季,买东西都在天猫或者品牌店。
那几年,经常要帮我妹支付一些运动休闲品牌的衣服鞋子,最便宜的都是两百多。
后来,毕业了,工作了1-3年了,网购渠道以淘宝为主,价格差不多,款式新就行。
那几年,偶尔要帮我妹支付,最贵的也不会超过200。
再后来,社会上混了3-5年了,除了少部分重要物品之外,大多数日常都去拼多多或者直播间9块9包邮买了。
外地盒子一堆一堆的,每两个月我会让收废品的上门处理,按7毛一斤,能卖个15块钱,够我去超市买一瓶酱油。
按照这个规律,再过3-5年,又会从拼多多转移到淘宝去,然后再混几年到天猫。
整个人生轨迹按照一个U形状推进。
年轻时,为了面子,逞能,什么都要最好的。
稍微长大一点,知道脸皮的重要了,稍微懂得弯一下腰,大差不差也将就了。
又混一段时间发现,脸皮一点用都没有,不如口袋实实在在,东西能用就行,毕竟不是富裕家庭。
有个老师说过,当一个人懂的脸皮毫无意义的时候,往后的每一天都是上升期。
可是,大多数人都卡在这个瓶颈上,出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