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两年,国家大力宣传防诈反诈,很多人都具备了防范意识,在防骗的路上我们高度紧张,谨小慎微,好像一有风吹草动,就会自动代入骗局的节奏。
深处网络世界,对“骗”字愈发敏感,防备的心理日渐增强。
而在网络的深渊处,其实是看不见的阴暗,因为只能用语言和文字交流,网络背后的真相你根本看不到。
原本在打击网络诈骗的重锤下,骗子们已经不敢做行骗的苟且之事了,但总有一些骗子,一本正经的包装后,钻法律的空子,而总有一些人趋之若鹜地成全骗子。
一:
一边防骗,一边被骗,说什么强大的防范意识,真是可笑。
我们母子俩最近中招了,被骗子锁定了,应该这样讲,骗子挖了一个小小的坑,我们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往下跳。
提起来就肝疼,说说事情经过吧。
首先,得声明一下,我是个惯孩子的妈妈,如果把惯孩子按等级划分,我属于中度溺爱,主要表现在吃穿用度上。
也许是原生的阴影在作祟,我小时候什么都没有,体会过那种物质匮乏的窘迫,所以潜意识中不想让孩子去经历那种尴尬。
纵观我给孩子的消费程度大致就是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”,在我能力范围内,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,并且是他需要的,我都毫不犹豫地买单。
尽管出手的时候钱也疼,可最后仍旧是义无反顾,也许只为心底那一声“多喜乐,长安宁,岁无忧”吧,让我的母爱泛滥成灾。
前几天,孩子要买一双鞋,叫做“粉红豹”,是他思慕已久的鞋。
这双鞋的价格不高不低,在官方网站和实体店的价格大约在七百到八百之间。
由于过年的氛围还未完全散去,大脑处于一种烦躁的亢奋中,孩子春节获得一笔压岁钱,此时他央求我买鞋,正巧“趁热打铁”。
我浆糊一样的思考状态,想都不想地就答应了。
孩子没有马上买,而是拿着电话在网上搜,为了省钱,一家有一家地找最便宜的。
最后,他找到了闲鱼。
闲鱼,大家不陌生,就是那个做二手货交易的,我们闲置不用的物品都可以挂到上面卖,孩子几年前还在上面卖过奥特曼卡片。
尽管我没仔细浏览过网页,也并不十分了解买卖的流程,但是孩子做过交易,我觉得还是可以信赖的。
闲鱼上有一个人卖孩子喜欢的那双鞋,几乎是全新的,躺在鞋盒子里。
听孩子描述,对方好像是工厂代购或从工厂私密渠道拿货,很多人买过他的鞋,评价都不错,主要价格非常低,才抵得上正品价格的一半,仅324元。
孩子欢欣雀跃,又省钱又买到了心仪之物,怎能不开心。

孩子喜欢的粉红豹
当时,我心里稍微咯噔了一些,有那么点小小的迟疑,但也没有太过怀疑,因为我猜料这双鞋一定是有瑕疵的,否则不可能如此低价出售。
孩子当天就迫不及待付款了,日期是2月15日晚上八点多,在闲鱼平台通过支付宝向tb465526296的账户转账324元。

第一次付款
昵称为tb-nicktb465526296的卖家(现在已经闲鱼蒸发了),于凌晨1:23分,也就是2月16日1:23分,又匪夷所思地把钱退了回来。

tb465526296在2月16日凌晨把钱退了回来
说辞是:拍错了,让孩子点其他付款通道。

tb465526296账户发的付款链接
因为第二天孩子上学,当天晚上八点放学回家,才看到tb-nicktb465526296在闲鱼上发的消息。
孩子想买这双鞋的心情很迫切,便对我说:妈妈,你再绑一下银行卡,我重新付款。
我的银行卡解绑是有原因的,因为一言难尽,所以略过不说。
这样的操作让人不免有些怀疑,但又觉得小题大做了,闲鱼和支付宝是一家,与支付宝相关联,总不会出错,即使存在骗局,也犯不上为了三百多块钱骗人吧?
我是这么想的,可凡事不可不防,因此绑卡前,我把银行卡里的整钱全部转走,只留买鞋的钱。
2月16日20:19分,孩子按照tb-nicktb465526296给的链接分别付款两次,第一次200元,第二次124元,总计324元。

孩子分两次给对方付款
付完款,孩子让对方发货的时候告知快递单号。
tb-nicktb465526296在2月17日凌晨2:35分回复了两个字:好的。

早上孩子醒来,看到了消息,7:16分回复:OK。
晚上八点放学回家,孩子兴冲冲地看发货情况,没想到对方把我们拉黑了,已经联系不上了。

对方拉黑了

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,tb-nicktb465526296这个人可以删掉自己,卷款走人,退出闲鱼吗?
孩子的说法是,他删不掉自己,只能是他违规,闲鱼冻结他的账号,让他无法交易。
慌张之余,找到了闲鱼后台客服的电话,打电话说明了情况,对方说稍后处理。
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很清晰了,当孩子第一次通过平台付款给tb465526296账户,他把钱退回来,并且提供其他的付款链接,这本身就不正常了,很明显是想绕过支付宝,消灭凭证。
看看现在支付宝显示的交易结果是tb-nicktb465526296已经退款给我们,我们投诉他诈骗也说不清啊,反倒给了他证据,何况才300多块钱?
简直比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都窝囊!
第二点的可疑之处是tb–nicktb465526296每次都是半夜发声,半夜操作,这本身就不正常,他是在故意逃避闲鱼的监管系统。
而我每次都是后知后觉,打一开始发现不对劲就该制止孩子,而我非但没有提醒孩子,还同孩子一起落入圈套。
说实话,tb–nicktb465526296的骗术很拙劣,很低能,可我们还是上当了。
正是这样简单粗暴的骗人把戏才让人疏忽了,试想一下谁能把骗人的伎俩摆在明面上呢?等于直接表明自己是骗子,这怎么可能呢?
也许这正是对方高明之处,善于心理战术,设置套中套。
也许是我高估了对方的智商,他不过就是广散网,逮到谁就是谁,而他卖的那些鞋,出售的对象正是青少年群体,他们的经验和阅历都不足,所以很容易掉坑里。
其实,很多事情都有迹可循,任何有关金钱交易的,只要心里产生疑虑,那几乎都是存在问题的。
相信人的第六感,它不仅仅在劈腿那种狗血事件上感觉敏锐,在遇到可能是诈骗的事件里同样会产生预感波动。
既然洞察秋毫了,为什么还会频繁被骗?说到底就是侥幸的心态做着赌一把的测试。
后续的事情就是走流程了。
第二天中午,闲鱼客服打来电话,再次确认了情况,我们举报的证据就是孩子与tb-nicktb465526296的对话截图。
我问:324元能不能追回来?
闲鱼客服说:正在同tb-nicktb465526296联系,他拒接电话中,等待3~5天他也许主动回复了。
这个“也许”是我用的词语,官方语言不是这样讲的,一口外地语音,说着滴水不漏无可挑剔的话,我虽听不清,但言下之意就是也许,大概,可能。
如果对方迟迟不回复,那么钱是追不回来了,闲鱼也只能限制他的支付宝,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
这是既定的解决流程,也是唯一的结果。
接下来的3~5天里,我盯着闲鱼,等待奇迹,赌着人性,也安慰自己,也许事情不是想象中的糟糕,我们死咬着骗局欺诈不放,说不准这个人遇到了难事,所以没有及时回复。
第四天,还是没有消息,我憋不住了,打电话再次询问事情进展,结果还是丝毫没有变化。
tb-nicktb465526296彻底从闲鱼蒸发了,我们现在只能在闲鱼点开我的安全中心,进入举报中心,查看我的举报记录,点被骗报案,显示交易欺诈已受理,资损金额324元。

我在闲鱼上的报案记录
我索要tb-nicktb465526269的联系电话,闲鱼拒绝提供,理由是闲鱼有条款,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和隐私。
我知道这个钱是绝对追不回来了,它将变成一笔呆账。
二:
今天我把这糟心的事写成文字发出来,是因为当我们被骗了钱,不仅解决无道投诉无果,还要憋着忍着,受人指责,把教训吞到肚子里咀嚼,好像这一切是我们愚蠢的结果,是我们的错,却没有声音去声讨骗子。
骗子却可以自由自在,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之地不伤半分,天理何在,公道何在?我难道连发一声都不可以吗?
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不要沉默,沉默就是纵容恶,不管是小恶还是大恶,我们都要把它抖开在光天化日之下。
这个闲鱼卖家,账户是tb465526296的人,为了区区几百块钱多行不义,也就是龌龊的小人,我们逮不到你,自有人会整治你,终有一天,你自然会为行骗而付出惨痛代价。
我相信因果轮回。
我在一个小角落里,写下这些文字,因为除了文字,我什么也做不了。
说控诉也罢,发泄也好,总之,做些无用功也比什么都不做要痛快地多,文字也像是排解愤懑的管道一样。
说不生气,想得开,无所谓,都是虚伪的,谁愿意做个冤大头呢?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,即便是流失一分钱,只要注入被骗的节奏,那都是难以忍受的,对于骗,我们深恶痛绝。
三:
由钱引发的事故让人久久无法释怀,也许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没钱。
在这里我不想代入题外的故事,那是一言难尽的。
钱对于我的经济状况而言,是很珍贵的,珍贵到一分钱都必须花到刀刃上,除非花在孩子身上,要不然都是精打细算酌情消费的。
没钱是硬伤,戳得人全身颤抖。
总之,我是个彻彻底底的穷人,所以我难以摆脱穷人思维,或者说“穷病”。
我不是在讽刺穷人,因为我也是穷人,还谈不上讽刺,如果说我在诋毁,也完全没有,我无法钻到其他人的大脑里一探究竟,虚伪的扯上什么同理心,我只是以我的心态我的想法来倾诉。
也许因为穷,因为没钱,让我对这件事耿耿于怀,直到现在也没有缓过来,只要一想到被人收了了智商税,损失了约10天的生活费,就感到特别的郁闷。
事情已经发生了,也没有后悔药可吃,只能吃点黄连吧。
虽然事情发生了,不可挽回了,但复盘必不可少,分析,反思,避免重蹈覆辙。
要不然,怎么叫做“吃一堑长一智”呢。
有两点需要引以为戒。
第一:孩子的消费观。
表面上,买一双300多块钱的鞋,也挺正常的,但事实上孩子不缺鞋,不久前刚刚买过一双,这次买的原因不是没鞋,不是必需,而纯是因为喜欢。
我却一口答应他买买买,说我不是有求必应,不是惯孩子,谁能相信?
如果我拒绝他消费,那后面的事也就不会发生了。
当然,我没有推卸责任,我在找事情的根源,有因才有果,所以根源就是我惯孩子引起的。
我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观,孩子缺乏理财的意识,(合理花钱)更深层地讲,孩子不知人间疾苦,对生存毫无敬畏。
这也是我的问题,我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轨。
为了不影响孩子,我几乎不同他讲家里的经济压力,日子多么的糟烂差,而是刻意营造一片岁月静好。
其实,在孩子小的时候,我们经济状况也几乎能媲美中产,贫穷并非原生,只是后来经历了滑铁卢。
那个时候,我和孩子过着鲜花着锦的日子,因为有钱,处在那种消费水平上,一切都是自然的,别说三百,三万又能如何?
后来一场又一场的变故彻底将我们打到一无所有,这样的落差,谁又能马上接住?
想要活下去,就要去适应,那种体验可以与两句古诗相呼应: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”。
过穷日子不可怕,可怕的把日子是过成断崖式,有时候,大手大脚花钱习惯的余孽难免不兴风作浪,在我一时糊涂的状态下,犯下了罪过,对于现在的家庭危机而言,花了不该花的钱,买了不该买的物件,哪怕实在喜欢,也是一种犯罪。
真的不能怪孩子,他从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,命运突然跌入谷底,他不过是个孩子,又怎会明白世间种种。
从最初到现在,我只想把孩子保护在羽翼底下,也并非对他只字不提,而是浅尝辄止地对他说了一点:家里遇到经济危机了,咱们省点花钱,难关过去就好了。
轻描淡写地陈述事实,也不忘加点希望的光芒,因为总是想要把影响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。
孩子听懂了,他是个好孩子,但是让他完全根除从前生活的痕迹,需要一点时间。
要不然又怎么会为了一双鞋,拼尽全力找最便宜的,迫切想买又怕花钱,也是希望最大限度减轻我的负担。
反观我呢,其实糊涂是借口,说到底,因为不忍,我不过是败给了孩子。
讲些理论层面的道理:
正确的观念无关穷富,勤俭的意识也不论有钱没钱。
理财攸关一生,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会不会发生,有钱有粮,面对任何突发情况才能不慌不忙,才能有底气应对。
这两年的疫情更说明了这一点,没钱又没工作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。
是时候做出改变了,首先要摆正生活的方向,以身作则,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控制购买欲,合理消费。
低物欲,化繁为简,又何尝不是一种轻松和惬意呢?
第二,贪小便宜必定吃大亏。
同样的东西,价格过于便宜的,其中一定有诈。
事实上这也是第二次网购受骗了,第一次是几年前,孩子在某宝网买了一种游戏里的虚拟装备(我记不太清了,总之是打游戏用到的),官方价格要一千以上,某宝一家店铺仅售200元,价格的悬殊自然吸引了孩子,还以为捡到了大便宜,不假思索就付款了,结果里面什么都没有。
也不能说什么都没有,卖家为了应付你,为了能在售后维权的时候全身而退,就象征性地给了我们类似积分或是救命符一类的东西,按孩子所言,那是打游戏时轻松就能获取的,而我们等于拿200块钱买了虚无的废品。
与第二次被骗不同的是,卖游戏装备的骗子没有遁地,而是义正言辞的跟你掰扯。
无懈可击的语术,购买的又是一种虚拟的东西,明明是被骗了,却让骗子逼成了一个无理取闹的买家。
后来,孩子的舅舅通过维权,帮我们追回来100块钱。
当你维权的时候,你就知道语言有多重要了,肚子里一定要有墨水,足够的知识储备加上能言善辩,且可以说到点子上,那首先你会在第一场口水战里胜出,也许解决不了问题,可起码不会感到憋屈。
这个世界不公平,但却能一物降一物。
网购还是要去正品店或者信用良好的大店铺,莫为了贪小便宜引起大纠纷。
第三,凡是绕过平台私下交易的,全都是陷阱,发不明链接付款的,更是堂而皇之地行骗。
这两次被骗,都是按卖家的指示,通过微信和其他链接付款交易的,平台里没有交易信息,产生维权纠纷的时候,缺乏强有力的证据,解决起来便困难重重。
好在没有删掉对话和交易的截图,投诉的时候也就不至于拒绝受理了。
所以,我们网上购物,在没有交易成功之前,千万不要删掉与卖家交涉的信息,以备后患。
两次被骗,两次投诉,两次都受理了,凭的就是截图。
虽然最终无解,但至少对他们做出了制裁,将他们列入信用不良,黑店之类的。
四:
最后,我想说的是,像这样三五百骗钱的网上骗子,因为钱太少不能立案,就该纵容他们逍遥法外吗?
除了限制消费,限制交易,就没有其他监管方式了吗?
我听说骗子在网上会切换不同的身份,说明他们仍藏匿在里面伺机行骗。
这是明目张胆的偷盗,骗去了别人的钱财,还能全身而退,没有人追索,最后不了了之。
这是什么道理?我想不通。
骗子的劣根性就是骗,尤其是品尝过不劳而获的轻松后,根本是停不下来。
他们广撒网,逮到谁就是谁,这个500,那个300,在法外之地潇洒地走。
我认为对这些网络的害虫,应该加大惩罚力度,首先在在网上伪装成卖家行骗,除了实名认证外,申请的流程里是不是应该加上保证金或押金之类的细节加以约束呢?这样一来,他们断不敢为所欲为了。
再就是形成网络追踪系统,只要骗子上网,所有网站都对他关闭,或者可以锁定他上网的位置,让他无处可逃。
这也是理想中的网络环境。
我没有指责闲鱼某宝的监管漏洞,很多东西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。
由于被骗的阴影,或许说了不该说的话,那又如何呢?骗子都可以横行,说几句愤愤之言就不可以吗?
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”希望天下无骗,一片祥和。